前两天和表妹视频,电话那头她一个劲儿跟我数落3岁女儿的“罪行”,末了还把女儿拉到手机前杵一指头:“妈妈说的哪个小捣蛋?就是你,让表姨看看你有多坏多不听话。”
看着孩子瞬间拘谨的样子,我问表妹:“你不怕给孩子留下不好的记忆吗?”她却满不在乎:“怕什么,3岁前的孩子记不住这些,再说了我也没打没骂。”
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这可能是很多父母的一种误解。因为孩子长大后普遍记不住3岁前的事情,大家都默认孩子3岁前没有记忆,对他说话过分了也没有关系。
事实真的如此吗?
孩子3岁前对他好坏一样?
孩子3岁前真的什么都记不住吗?
答案是:否,事实上孩子大概10个月左右,就会形成短期记忆了。我们教孩子唱儿歌、做手指操,重复几次孩子就能有样学样,或者家里的玩具书本,他都记得去哪里拿,这些都是短期记忆的表现。
短期记忆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和反复刺激、情绪刺激有着密切关系。比如每天重复听的音乐、做的游戏,收获了新的玩具,妈妈的表情,这些都利于形成短期记忆。随着大脑发育,神经中枢系统发生变化,宝宝开始有了长期记忆,那些日常琐碎的短期记忆就会被“定期清除”,就是我们说的3岁前不记事了。
难道这意味着,我们对孩子态度好坏都没关系?
当然不是!并不是所有短期记忆都会被抹掉,那些曾给孩子大脑皮层造成了强烈、反复不良刺激的记忆,如责骂、羞辱、断奶,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忘记了,实际上却会持续影响孩子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甚至会一直延续到长大成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所以,当我们麻痹自己,3岁前的孩子没有记忆而对其言语、态度恶劣时,可能永远不知道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风暴。
2
警惕这6种“隐形暴力”
其实我们这代父母,大多都不会刻意打骂孩子。可是很多我们没注意到的“隐性暴力”,伤害不亚于打骂,甚至比打骂带来的影响还要严重。
1
无意识否定
朋友曾给我讲过这么一个小插曲,有天孩子自己玩乐高怎么都拼不好,她好心过去帮忙:“你这样不行,来妈妈告诉你怎么做。”结果孩子突然就把乐高一扔大哭了起来。气得她不行:“这孩子太爱发脾气了!”
其实不是孩子爱发脾气,而是我们无意识说出来的那些看上去是“为你好”的话,正在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
你这样不行,这样是不对的,你不应该这样做,你必须像妈妈这样做……在我们看来,其实这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话,甚至是我们想帮忙的信号,但对孩子来说,却意味着自己的探索和努力被否定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失去信心,陷入自暴自弃中。
2
不当的比较方式
“别人家的孩子”,恐怕是每一代孩子都经历过的噩梦。“你看看楼下小妹妹,人家都会背诗了,你呢,除了吃就是顽皮。”
无论我们是出于哪一种目的在孩子面前夸奖他人,孩子总免不了陷入失落与不安中,认为父母不再关注自己;同时这还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你只有像别人那样,爸爸妈妈才会高兴,才会喜欢你。
我们可以将这种比较换成一种榜样力量:“楼下妹妹会背唐诗了,你想不想学?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学得很快。”
3
不分场合式批评
羞辱式教育也是中国父母常用的一种方式。不能打骂,又想让孩子记住教训,于是就会选用带有讽刺、嘲笑的语气来批评孩子,并且还要在公共场合、他人面前说给孩子听。
有次我和邻居带孩子在小区玩,邻居看着自己孩子独自站在一边,立刻对我说“我家孩子胆子特别小,肯定不敢找小朋友玩。”本来她是想暗示孩子赶紧合群,结果孩子委屈得哭起来,怎么哄也哄不好。
别再迷信“知耻而后勇”了,没有几个孩子会因为被羞辱、被暴露缺陷而真正变好,而他们刚建立起来的个人价值感,却会被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轻易摧毁。
4
不合时宜的玩笑
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写到:“儿童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蔡少芬带两个女儿参加综艺《不可思议的妈妈》时,为了让孩子感受妈妈比玩具重要,工作人员准备了妈妈陪伴卡和玩具让孩子选,孩子们选择了玩具,工作人员便把陪伴卡粉碎,一口咬定之后妈妈就不会陪着她们了,妹妹误以为妈妈真的“碎了”,害怕得哭起来。蔡少芬连忙冲到现场安抚了姐妹俩很久。
“你妈不要你了“”你是世界上最坏的小孩”“爸妈离婚了你跟着谁”……大人开孩子玩笑,无非是想看孩子惊慌失措的表情。可是孩子再小也是一个人,并不是大人的玩具。
5
犯错后无沟通
当孩子犯错后,他已经处于恐惧中,在等待惩罚和批评。但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反思,会故意不理孩子,即使孩子主动认错也会冷漠对待甚至忽视。
可是,这不是教育,是惩罚。长期遭受这种精神虐待,孩子会变得敏感多思,不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当孩子犯了错,正确做法应该是明确指出他的错误,在批评后给与正确引导。
6
对伴侣冷暴力
父母吵架对孩子不好,我们都知道。但父母有了矛盾却憋着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敏感,他会明显感觉到父母之间出现了问题,可是又找不到原因,这会加重孩子的焦虑不安。长期笼罩在这种低气压下的孩子会更没有安全感,跟父母亲子关系不好,严重了还会影响认知能力、社交能力。
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如果夫妻间有了矛盾,不妨说明白解决问题,孩子还能学习到如何化解冲突。
“隐形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隐形暴力”中,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小龄宝宝来说,这种伤害更具有摧毁性。
延缓大脑发育
3岁前的孩子大脑处于飞速发育中,受到的良性刺激越多,越利于大脑发育。同样,当脑神经受到不良刺激时,它们会为了适应环境来进行自我调节,使大脑便进入“求存模式”,延缓发育,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智商。
等到孩子长大后,我们再注意态度温和、用心培养,虽然也有用,可孩子从小形成的胆怯、敏感、禁锢的思维模式就很难改变了。
影响心理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爱吉兰曾说,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在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
孩子在婴儿期时,虽然还没有逻辑思维,但已经会通过父母的表情、语气得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有研究人员曾通过观察宝宝的呼吸、心跳变化(RSA)发现,最早在六个月,孩子就会因为看到妈妈生气的脸而焦躁不安。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状态下的孩子,RSA高度近似于精神病患者。
破坏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七八个月时开始萌芽,1岁以后处于飞跃期,2岁左右就开始有自尊心了。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会想什么呢?基本就是:我想自己做,可我害怕失败。
这时候如果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会严重破坏孩子的自尊自信,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不利于社交
小龄宝宝正处于语言启蒙期,如果家长经常用带着嘲讽、批评的语言说话,孩子也会习得一样扭曲的语言模式。当他日后和别人交流时,就会自然而然用语言羞辱他人,影响社交。即使面对的是很爱的亲人朋友,也不会正常表达。
很多人说,我保证一定要好好和父母、伴侣沟通,可是只要回到家,立刻就用上了过激的语言。这就是不良语言习惯造成的悲剧。
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都需要更多耐心与细心,及时发现并摒弃这些“隐形暴力”,用真诚、宽容的态度包容孩子、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茁壮成长,勇敢自信地走向光明未来。
发表评论